影像邵阳|手机镜头里的“一人剧团”:十指演乾坤 一口唱古今

原创
浏览量
全文1,003个字 阅读约需 分钟


刘永安十指翻飞,古今传奇上演。

图/文 邵阳日报记者 罗哲明

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阳布袋戏的第十八代传承人,刘永安用六十载岁月诠释着“一口道尽千古事,十指操弄百万兵”的技艺传奇。8月26日,笔者专程探访了这位曾三次挑着戏担进京演出的民间艺术家。透过手机镜头,真切记录下刘永安如何以一己之力驾驭整个舞台——吹、拉、弹、唱、耍,演绎出一台充满神奇色彩的大戏。木偶在他指尖恍若被注入了灵魂,喜怒哀乐流转自然,情绪刻画淋漓尽致,令人叹为观止。

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叔父学艺,到七十年代正式登台,刘永安的足迹遍及湘、赣、桂、黔四省。而今最让他牵挂的,是这门艺术的传承。目前,他的孙子正在学习邵阳布袋戏的基础操作。老人坦言:"学习邵阳布袋戏既要能吃苦,更要有文化底蕴。"他尝试在传统剧目中融入快板等新元素,创编新剧本,"传统艺术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"。

今年5月,抖音博主"小万姑娘"让这门古老艺术迎来新的生机。她拍摄的刘永安表演邵阳布袋戏的视频播放量屡创新高,单场直播观看人数破万,累计有39万网友通过屏幕邂逅了这项传承了600年的绝艺。深藏乡间的戏台第一次被如此多的目光注视,不少文化爱好者特地驱车来到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,只为亲眼见证刘永安"一个人的剧团"如何演绎古今传奇。

但刘永安最眷恋的,仍是田间地头的乡土舞台。农闲时节,他依然肩挑戏担行走乡间,晒谷场、小广场皆是他表演的剧场。乡亲们的掌声,是对他付出的最佳回报。"传统艺术就像庄稼,离不开生它养它的土地。"刘永安说。

如今,刘永安已届耄耋之年,但他的脚步仍未停歇:乡间演出照常进行,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参与,邵阳县非遗保护中心的教学课排得满满当当。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了一座桥,这座桥上,正在走过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。

《西游记》中的妖魔精怪形象奇特 。

木偶奇幻色彩浓郁。

《武松打虎》歌颂英勇无畏。

刘永安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,时而婉转低回。

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,有时会选择性地使用二胡、锁呐等。

戏台内悬挂着各式木偶。

一审:罗哲明

二审:刘振华

三审:曾炜

👉🏻👉🏻👉🏻

快来加入这场视觉盛宴!

点击下面查看更多作品!

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用镜头为盛夏写首诗

荷塘印象

西北壮美风光

汉服游引爆乡村游

夏日之韵

珍稀鸟类剪影

石羊走马灯

一场与时光和解的浪漫邂逅

穿越花海鸟鸣

诗意古村落西村坊

摄影师镜下的绥宁乡村

踏春寻芳意

2024摄影季赛圆满落幕

2024摄影季赛详情

六百年红糖技艺